“别人的两分能逆转结局,他的两分却是个笑话!”
从和克林根“双雄争霸”,再到“冷板凳球员”。
杨瀚森的NBA路成了“未解之谜”,外媒更是戏称他为“树懒”。

无论开拓者是输还是赢,杨瀚森三个字总是高挂热搜。
要么是“背锅侠”,要么是“软脚虾”,就连吃个饭都能被群嘲。

面对这样的“无力”中锋,主帅已经启动第三备选。
毕竟人家5分钟9分,已经打破小杨得分记录。

那么,开拓者与爵士的比赛究竟如何?
杨瀚森“淘汰”是不是已经板上钉钉?

NBA常规赛西北赛区的一场焦点战在爵士主场打响,开拓者客场挑战爵士。
这场比赛看似是两支年轻球队的较量,却折射出中国球员杨瀚森在NBA面临的现实困境。

开拓者带着上一场大胜湖人的余威来到盐湖城,但球队正处于四天内的第三个客场比赛,体能储备亮起红灯。

反观爵士队,虽然同样经历加时苦战,但坐拥主场之利,特别是他们引以为傲的“三高”阵容。

分别是马尔卡宁、凯斯勒和菲利波夫斯基,这三个大个子球员组成的防线让任何对手都头疼不已。

比赛一开始就进入白热化阶段。
首节进行到中段,场上比分定格在26平。

就在这个胶着时刻,开拓者主帅斯普利特做出了一个令人费解的决定。
他撤下刚刚上场不久的杨瀚森,改用小个阵容。
这个换人立即产生了连锁反应。

在接下来的两分钟里,爵士队抓住开拓者内线高度不足的弱点,由马尔卡宁和凯斯勒轮番冲击篮下,打出了一波17-7的进攻高潮。

首节战罢,爵士已经将领先优势扩大到10分。
被换下场的杨瀚森只能坐在替补席上,眼睁睁看着球队内线被对手蹂躏。

这位中国中锋在本场比赛中仅获得3分47秒的出场时间,虽然1投1中得到2分,但更重要的是他在有限时间内展现的技术特点。

他上场后的第一次进攻就面对爵士中锋凯斯勒完成强硬上篮,展现出不错的进攻决心。

更值得关注的是,他与格兰特连续打了两次挡拆配合,都成功为队友创造了罚球机会,这种“隐形贡献”正是现代篮球最看重的内线素质。

但是,这些闪光点似乎并未打动主帅斯普利特。

从赛季至今的数据来看,杨瀚森场均只能获得8.5分钟的出场时间,得到2.0分1.0篮板,投篮命中率仅为33.3%。

相比之下,球队首发中锋克林根场均能获得20分钟时间,抢下5.5个篮板。

更令人担忧的是,球队的另一名内线球员罗威即将伤愈复出,这势必进一步压缩杨瀚森的生存空间。

深入分析杨瀚森的技术特点,我们能看到一个明显的矛盾:他的优势在于高位策应和挡拆质量,这本应契合现代篮球对中锋的要求。

但问题在于,他的移动速度偏慢,防守端容易成为对手针对的弱点。
在季前赛对阵爵士的比赛中,他就曾因为防守跟不上节奏而六犯离场。

开拓者跟队记者一针见血地指出,杨瀚森在抢篮板时“存在感太低”,这个评价对于需要即时战力的NBA球队来说相当致命。

开拓者队目前处于重建期,战绩2胜2负排名西部第9。

虽然球队没有明确的季后赛目标,这本应是培养年轻球员的好时机,但现实是教练组更看重即战力。

斯普利特教练偏好使用小个阵容和快节奏打法,这套战术体系与杨瀚森的技术特点并不完全契合。

从比赛过程可以看出,当球队摆出小个阵容时,虽然内线防守吃紧,但进攻端的空间和速度确实能带来更好的效果。

从球队阵容结构来看,开拓者在内线位置已经有克林根和里斯两人轮换,罗威复出后,杨瀚森很可能成为球队的第四中锋选择。

在NBA的战术体系中,这个位置的球员很难获得稳定的出场时间。
除非球队遭遇严重伤病潮,否则杨瀚森很可能大部分时间都要在替补席上度过。

这场比赛最终以开拓者136-134险胜爵士告终。
但令人深思的是,当杨瀚森在首节被换下时,开拓者还与爵士战成平手。

而在他下场后,球队内线立即被打穿。
这个细节似乎暗示着,如果给他更多机会,他或许能为球队做出更大贡献。

但NBA的残酷之处就在于,这里没有“如果”,只有现实。
而留他证明自己的时间从来都不会太多。

本站所有直播信号均由用户收集或从搜索引擎搜索整理获得,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我们自身不提供任何直播信号和视频内容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,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。
Copyright © 2021-2024 咪咕体育直播. All Rights Reserved. 京ICP备09002933号-10